魅力三亚

《光明日报》连发两文点赞三亚:保持“满格电”,时刻在状态

2020-06-23 19:47:22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王晓樱 杨洋 夏锋

▲《光明日报》(2020年06月23日 05版)版面截图

  三亚:吹响“冲锋号” 保持“满格电”

  6月13日,海南自由贸易港首次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海口举行,共签约重点项目35个。其中,三亚3个项目参加此次集中签约。

  继三亚出台15条“硬核”措施支持中小企业共渡难关后,6月3日,三亚市政银保项目三方合作协议首批签约仪式举行,助力民营和小微企业激发新动力。

  时刻在状态、保持“满格电”,三亚巧用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动”“静”辩证法,科学防疫的同时,吹响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冲锋号”,让城市发展“舒筋活血”。

  巧用力,快速复苏

  疫情发生以来,三亚实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有序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有序推动和组织企业复工复产,不断寻找防疫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全力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

  一座座即将完工的棚改安置房高楼耸立,工人有序施工,各类工程车穿梭来往……5月25日下午,在月川棚改安置区项目建设工地内,1500名施工人员满负荷在岗施工。

  “2月只完成了40%的工程量,3月是60%。目前被延误的工程量已经赶了回来。”月川棚改安置区项目部生产经理冯鹄说。

  冯鹄说,工程量能够如此快地赶回来,归功于三亚复工复产的好政策:“返岗人员有补助,包机返回三亚复工……这些有利的政策,促使省内外的务工人员快速返岗复工。”

  在疫情防控期间,为推动项目复工复产有序开展,三亚出台多项务工人员返岗复工支持政策。省外一线建筑工人2月份返回复工,市财政给予项目业主单位每位施工人员补贴1000元,3月份补贴700元;项目建筑工人人数多且出发地集中的,给予协助包机或包车返回三亚;鼓励项目业主单位积极招募本省籍用工,每位施工人员补贴200元……

  为支持企业全面复工复产,三亚还出台了一系列金融优惠政策,为企业复工复产“加油充电”。

  近日,三亚天锋旺海实业有限公司以纯信用贷款方式贷款490万元。“这一次,三亚农商银行以纯信用贷款授信我们490万元,不仅解决了资金紧缺难题,还为企业省了一大笔钱。”三亚天锋旺海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满南说。截至今年5月末,三亚农商银行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1.8亿元。

  金融政策继续向中小微企业“精准滴灌”。无论是三亚市政银保项目启动,还是三亚3家银行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优惠性政策的承贷银行,这些举措打通民营、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最后一公里”,与民营和小微企业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云”招商,助力新使命

  加快海南自贸港建设,招商引资与招揽人才是关键。抢时间赶进度,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三亚早谋划快行动。

  今年3月3日,中国领先的智能语音技术提供商科大讯飞通过“云签约”正式进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3月7日,科大讯飞海南公司总经理张树彬带领他的团队“拎包入驻”,在新的办公场地开始了相关研发工作。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高标准招商项目相继落地三亚。

  3月18日,三亚举行重点项目集中“云签约”活动,来自国内外的企业客商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完成8个重点项目的在线签约,三亚招商引资工作再次按下“快进键”。2020年,崖州湾科技城计划续建及新开工项目共计127个,其中计划新开工建设项目83个。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20日,三亚市对接洽谈企业约300家,签约企业76家,招商企业注册131家。总部企业完成纳税1.93亿元,崖州湾科技城税收3.17亿元。

  为了给招进来的企业提供周到服务,三亚还专门成立市投资促进局,形成市投资促进局全面统筹、各园区具体推进的招商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程“管家式”服务。

  企业用工材料紧缺?市相关部门再次协调项目建设上下游企业,强化要素保障,减轻企业负担,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如何保障、推进重大项目落地?三亚加快土地供应,一季度计划出让土地710亩,年内计划供地4900余亩。

  随着一个又一个重点项目的复工复产,一项又一项扶持企业的政策兑现,三亚正朝着新的使命奋进。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为承接海南自贸港政策落地打下坚实基础。

▲《光明日报》(2020年06月23日 06版)版面截图

  打好国际旅游消费中心这张“王牌”

  新冠肺炎疫情给海南旅游、餐饮等传统服务性产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但也使新消费、新业态、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快速涌现,塑造了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三亚多措并举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不仅顶住了疫情考验,而且初步形成了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推动海南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是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海南的具体体现。”立足短期,着眼中长期,重要的是抓住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这一最大机遇,以大力度改革、全方位开放释放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加快把海南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

  让国民不出国门就能享受国际化旅游消费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扩大免税商品种类。这一政策对我国“海淘”一族无疑是特大好消息。数据显示,2019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为136亿元,而同期我国居民境外购物消费达2910亿美元。海南实施新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后,如果有10%的境外购物在海南释放,则可将海南离岛免税销售额提升10多倍。

  三亚有条件借助新的离岛免税购物政策和多年来积累的免税品经营经验,推动旅游和文化体育、医疗健康、购物消费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邮轮游艇、夜间经济、海岛经济、“首店经济”等消费新业态,有效引导境外消费回流,使三亚成为我国旅游消费的重要承接地和国际旅游消费的重要目的地。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也将让本岛居民切实感受到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红利。《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2025年前,实现“对岛内居民消费的进境商品,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允许岛内免税购买”。这一政策实施后,本岛居民不出岛、不出国就可以购买进口免税消费品。2025年后,除了负面清单的消费品,海南将全面实行日用消费品免税政策,这将显著降低本岛居民生活成本,切实增强本岛居民的获得感。

  高质量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具体体现

  消费作为连接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重要一环,对于供需良性互动,以升级消费、线上消费带动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国际经验看,国际旅游消费中心高度依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现代服务业高度发达是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基本标志。国际上广泛认可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例如香港、新加坡、伦敦、巴黎、纽约,服务业比重都达到80%以上,并以金融、保险、信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从海南情况看,2019年服务业占比达到59%,虽高出全国平均水平,但与香港、新加坡、北京、上海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从结构看,现代服务业比重也偏低。“十四五”时期,海南要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以服务业市场的高水平、全方位开放助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把三亚率先打造成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满足全国人民不断增长的服务性消费需求,由此加快形成以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带动海南自由贸易港全方位开放、大力度改革的重要抓手

  海南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不仅要实施好更加开放、吸引力强的免税购物政策,更重要的是要实现贸易自由便利、投资自由便利、跨境资金流动自由便利、人员进出自由便利、运输来往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通过实行以“既准入又准营”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举措,推动国内全面快速增长的“服务性消费”需求和国际化“消费性服务”供给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也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成熟的基本标志。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按照“准入前国民待遇+极简负面清单+准入后国民待遇”思路研究制定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2013年以来,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数量持续缩减,但目前服务业开放的显性壁垒和隐性壁垒还较为突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在在现代服务业开放上进行高压力、高强度测试,为我国从制造业开放向服务业开放升级、特别是向制度型开放升级提供先行先试探索。为此,海南要尽快制定和实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制度,实施与跨境服务贸易配套的资金支付与转移制度,进一步规范影响服务贸易自由便利的国内规制,为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经验。

责任编辑:许海若